文/社保之心
【资料图】
8月起,养老金将开始重算补发,3000元以下的退休人员可以多补吗?
对于退休人员来说,医保和养老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医保就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,退休人员每月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大幅度减少,不过医保报销的范围及比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例如门诊和定点药店买药的费用都可以纳入统筹报销,一定程度上来说,对大部分退休人员来说,改革是非常成功的。另外,在养老金方面,截止至7月31日,养老金的第19次上涨工作已经全面结束,各省市补发的养老金也已经全部兑现到位,退休人员们钱袋子又一次鼓起来,心里面美滋滋的,并且从8月份起就将按照上涨后的金额进行发放,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。同时,从8月份起,又有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即将迎来重大变化,那就是由于各省市养老金计发基数变更,需要进行部分人员养老金的重新核算,并补发差额。那么,养老金3000元以下的退休人员,能多补发吗?
在2022年养老金调整过后,全国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3500元,哪怕是整体养老金水平比较偏低的企业退休人员,人均养老金水平也都超过了3100元以上。那么,在2023年整体上涨3.8%之后,企退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大概会达到3200元以上。因此,在2023年退休,每月在3000元以下的人员,属于养老金比较低的范围,其对应的缴费基数、工龄等数据,一般也是比较差的。
而我们来看看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性质,其实并不是调整养老金,而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补充,根据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更,再一次进行一次养老金的重新测算。那么,既然是重新测算养老金,自然也是遵循“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”的基本原则的,缴费基数高、工龄长的退休人员肯定会占优势,同时同一个地区而言,退休越早补发的月数越多。我们来举个例子看一看。
A省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500元,2023年最新基数为7000元,相差500元,在2023年10月份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,同时A省过渡性系数为1.3%。
假设A省退休人员李某,2023年3月份办理退休,4月份开始领取养老金,则需要补发7个月的差额。已知李某养老金2500元,按照最低的缴费指数0.6来缴费,工龄30年,不含过渡性养老金。则李某需要补发的金额为500×(1+0.6)÷2×30×1%×7=840元。
再假设A省退休人员周某,2023年2月份办理退休,3月份开始领取养老金,则需要补发8个月的差额。已知李某养老金5000元,按照1.5的缴费指数来缴费,工龄30年,不含过渡性养老金。则李某需要补发的金额为500×(1+1.5)÷2×30×1%×8=1500元。
对比李某和周某的补发金额就不难发现,李某由于缴费基数低,即便比周某多补发1个月,同时二人的工龄是相同的,但最后补发的金额李某却比周某少了660元。可见,养老金重算补发时,养老金的多少不会作为直接的测算参数,所以也不会为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退休人员多补发。反而养老金3000元以下的人员,一般缴费基数和工龄等参数都不太理想,同等补发月数下,能补发的金额或许会更低。
综上所述
8月份起,职工养老金将迎来一次大变化,31省市即将陆续更替养老金计发基数,部分2023年新退休的人员,养老金将年龄重新核算,并补发差额,具体补发的金额与缴费水平、工龄、新老基数差额以及退休的月份有关,与养老金水平并没有直接联系。所以,养老金低于3000元以下的退休人员,并不能多补发。
感谢点赞、关注,了解更多社保、养老金知识,欢迎继续关注@社保之心。